中国科大青年荣获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院、安徽省多项表彰
为集中展示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充分发挥团员青年典型模范带头作用,激励引导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近期,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院团委、团安徽省委开展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两红两优”等先进典型表彰,我校多个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获表彰。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徐集贤教授荣膺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的“新时代青年先锋”称号,同时获评“安徽省青年五四奖章”。徐集贤教授围绕国家碳中和战略紧迫需求,积极助力光伏基础研究和产业深度结合,持续探索太阳能新材料和效率极限,连续3年创造国际公认的钙钛矿光伏世界纪录,成果发表于Science等国际重要期刊,打破传统技术路线的纪录垄断,标志中国科研团队持续保持领先优势。研究工作获得2020年“科学探索奖”、2024年“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等荣誉肯定。科研攻关外,他深耕固体物理教学,承担本科生班主任、支部书记等服务引导工作,长期深入中小学开展科普活动,执着践行“立德树人、传播科学”的使命。

机器化学家团队荣获“安徽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团队打造全球首个数据智能驱动的机器化学家平台,完成“读-想-做-创”的科研智能体。平台将高熵催化剂研发从1400年压缩至5周,并创制火星陨石产氧催化剂,成果获国际认可。在实验效率与智能决策上超越欧美同类系统,牵头发布全球首个机器化学家指令集,引领科研新范式。团队获科技部颠覆性创新奖、入选国家数据局与13部委遴选的“数据要素✖”首批案例,获“中国科学院2022年度团队奖”等荣誉。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杨正金教授荣获“安徽省新时代青年先锋”称号。他从事离子膜制备及应用研究,聚焦科学前沿和科技自立自强,首创了自具微孔离子膜和微孔框架离子膜,发现了离子限域传递效应,提出微孔通道内“离子配位”机制,首次实现了近无摩擦离子传导,突破了离子限域传递的“电荷不对称”效应,推动了限域效应离子膜产业化及在水系有机液流电池中的示范应用。在Nature、PNAS、Angew、Adv Mater等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成果广受关注。
在“两红两优”方面,林高华同志荣获“安徽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团委荣获“中国科学院五四红旗团委”称号,数学科学学院2021级本科1班团支部等4个团支部荣获“中国科学院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杨益等12位同学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朱芸等3位同志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4月30日上午,团安徽省委举办“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2025年安徽省五四主题团日活动上,我校获奖集体代表在会场接受表彰。
此次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是科大青年的杰出代表和先锋力量,是全校团员青年学习的先进榜样。中国科大青年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肩负时代使命,高扬理想风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善作善成,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