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关注

2014年01月04日
[安徽日报]中科大抗肿瘤研究取得新进展

新纳米药物载体显著提高抗肿瘤疗效

 

  本报讯(记者 桂运安)近日,中科大王均教授课题组利用肿瘤微环境和肿瘤细胞内环境的调控,发展了双重响应聚离子复合物纳米药物载体,实现对多重给药障碍的系统克服,显著提高了抗肿瘤疗效。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材料学顶尖期刊《先进材料》上,对于推动下一代纳米药物载体的设计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纳米药物载体能有效穿过肿瘤血管间隙,滞留在肿瘤部位,起到增强抗肿瘤效果。目前,部分第一代纳米药物已被批准用于临床,但通过静脉注射的纳米药物在体内循环时间短,被肿瘤细胞摄取困难。第一代纳米药物通常会对载体表面进行聚乙二醇修饰,以达到延长体内循环时间、增强纳米药物在肿瘤部位富集的目的,但同时也会制约载体被肿瘤细胞摄取。针对这一不足,课题组使用一种对酸性环境非常敏感的“粘合剂”,通过组装技术将聚乙二醇 “粘合”在载体表面,当载体到达肿瘤组织的酸性环境中,聚乙二醇层便会脱落,释放出携载药物的纳米颗粒,完成第一重响应,增强肿瘤细胞对纳米药物的摄取。纳米颗粒进入肿瘤细胞内部后,发生还原反应,快速释放药物,完成第二重响应。

   顺铂是治疗肺癌的主要化疗药物,实验证明,上述双重响应药物载体可将顺铂耐药肿瘤细胞中的铂类药物摄取提高30倍以上,并在小鼠肿瘤模型中证明该药物有效抑制了肿瘤生长。

 

安徽日报2014-1-4

  • 04.30
  • 04.30
  • 04.30
  • 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