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常州市——中国科大产学研对接洽谈会在我校举行。常州市委书记、我校79级校友阎立,常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蔡骏,副市长王成斌等常州市各级领导以及常州市相关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我校校长侯建国,副校长陈晓剑、朱长飞,有关学院、科研机构教授代表,以及机关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朱长飞副校长主持。
侯建国校长在致词中首先对常州市各位领导和企业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中国科大与常州市长期以来都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11年,中国科大研究生院、常州市科教城、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常州)共建了“中国科大常州研究生培养基地”,致力于培养创新性科技人才和复合型应用人才,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2012年在北京举行的“常州经济新跨越与中国科大校友的创新机遇”论坛,共同探讨了常州市与科大校友企业的合作与发展问题。

侯建国说,当前国家非常重视和鼓励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推进协同创新,促进教育与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大学的任务主要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而这些方面都需要与地方和企业进行良好的合作。科大与常州市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成果转移转化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合作与发展空间。他表示,今天的产学研对接洽谈会,对双方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希望大家通过认真交流,了解各自的优势和诉求,寻找最佳契合点,积极拓展合作领域,促进学校科教资源与常州市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
阎立书记在致词中说,作为科大的学生,再次回到母校,感触颇深。科大一直秉承“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理念,有着浓郁的学术氛围、朴素扎实的学风、雄厚的科研实力、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培养了一批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优秀人才。他说,科大不断加大与地方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向地方的转移转化,支持地方经济、科学与教育的发展,不仅与常州市在研究生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了长期友好合作,还与一批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阎立说,目前常州处在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惟有坚持不懈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充分发挥科教、人才资源支撑引领作用,才能在创新发展中走出一条具有常州特色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之路。而加强产学研合作,积聚创新要素资源迫在眉睫,这次重回母校,希望与母校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合作关系,依托科大的人才、科研优势,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模式,扩大合作成果。阎立表示,希望今天常州与中国科大签定的全面合作协议,将开辟校地全面合作的新篇章,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常州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郜军从常州市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常州市的基本情况,并从常州近几年的科技创新发展、产学研合作,以及展开的校地合作等方面介绍了常州科技创新的相关情况。
我校科技处处长罗喜胜从建校历程、办学规模、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术水平、学术声誉方面对我校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从我校科研发展的基本思路、科研体量、科研基地、重要科研成果、与常州市展开科技合作的工作思路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学校的科研情况。
随后,王成斌副市长和陈晓剑副校长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常州市人民政府——图书馆VIP关于加强全面合作的协议》。

常州市科教城管委会主任许小波和我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屠兢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常州市科教城——中国科大产学研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合作协议》。
会后,常州市相关领导在朱长飞副校长的陪同下,分别参观了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原子分子实验室、量子计算实验室、安徽省生物质洁净能源重点实验室、校史馆等,就校地深化合作进行了现场调研。

同时,常州市企业界代表参加了我校科技成果的现场发布,分别与我校工程学院、信息学院、计算机学院、化学院等相关老师开展了成熟项目的交流与推介对接洽谈。
洽谈会期间,许武书记还会见了阎立书记一行,就双方合作发展问题交流了意见。
据悉,本次洽谈会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国科大与常州市的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科技资源与地方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推进常州现代化建设,加快创新驱动。常州市与我校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注重实效、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在科技合作、成果产业化、教育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学校高度重视本次校地对接洽谈会,早在3月下旬,张淑林副校长召集有关部门和学院召开了对接活动校内协调会,布置安排各单位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做好对接会的筹备工作。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