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新闻博览

2013年05月18日
中国科大2013年科技活动周为公众奉献科技盛宴

5月18日上午,图书馆VIP2013年科技活动周启幕。本届科技活动周以“科技创新 美好生活”为主题,为期两天。经过细致周密的准备和部署,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星系宇宙学重点实验室、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电子科学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核科学技术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数字文化中心、校博物馆、校史馆等十几个科普点。

 

 

虽然天气预报有小雨,但并未阻挡社会公众的参观热情。学校通过展板、现场试验演示、实物展示、大型科学装置展示、现场解说、互动游戏、视频观赏等多种形式,为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参观内容,使社会公众近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

 

 

 

 

学校十分重视科技活动周。上午9点,校党委书记许武、党委副书记鹿明在东区总服务点,了解活动安排情况。随后,在科技处、党政办等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鹿明来到东西区各开放点,一一了解活动情况,看望慰问现场服务的师生。当她看到前来参观的中小学生络绎不绝、兴高采烈时,感到十分高兴。她指出,我校每年举办科技活动周,开放许多国家级、省部级实验室,各开放点准备充分、内容丰富,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前来感受科学的神奇,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也体现了科大一贯的认真作风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今年的活动周又新增了一些开放点,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创新,非常好。希望今后再接再厉,办得一年比一年好。

 

 

东区的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是今年新增的科普点之一。在这里,许多中学生和小朋友在实验演示大厅被化学实验的魅力深深的吸引。在化学实验操作台前,围满了跃跃欲试的小朋友,他们有的用感光液写字,有的在学习怎么做“琼脂果冻”,有的在学习做滴定实验……志愿者刘老师告诉新闻中心记者:“因为可以亲手操作,中小学生们都很感兴趣,有很高的参与热情。”

 

除此之外,该科普点还安排很多妙趣横生的化学小实验:植物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茶水变墨水、可乐喷泉、晶体沙画、叶脉书签……人们在这里体会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趣味。

 

 

地空学院科普点也是今年新增的项目,现场安排了《空间天气》科普讲座、科普展览和影片播放,最吸引参观者目光的则是地空学院两个科学实验装置的展示:国内首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光谱分辨率钠测温测风激光雷达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一台车载Doppler测风激光雷达。志愿者对两台科学装置进行了细致的解说,参观者仔细聆听,并纷纷拿出相机拍摄。

 

 

中科院星系宇宙学重点实验室科普点从上午一开放就吸引了大量的参观者。现场安排了天文科普走廊展板、古天文仪器展示,播放天文科普电影等。现场的志愿者郑学琛同学是来自天文系大三的学生,他参加科技活动周的志愿服务已经三年了。“楼上还有天文望远镜,天气好的时候,可以让参观者亲身体验观测!”郑学琛告诉记者,“我觉得科技活动周很有意义,看到这些中小学生对科技这么感兴趣,我也感到非常满足!”

 

 

在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数字文化中心,主办者精心准备了增强现实科普读物展示及现场互动、幻影成像三维显示技术展示及现场介绍、当代科技艺术图片展示等丰富的内容,很多参观者参与其中,气氛热烈。

 

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普点不仅为参观者准备了丰富的视频讲座、展板、开放部分实验室,还安排了关于宇宙起源、质量起源、基本粒子、暗物质、暗能量、粒子探测、核防护等科普常识的趣味有奖答题,许多中小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陪伴下,开动脑筋,回答题目。

 

 

在光电子科学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科普点,参观者一进大厅就被展示区域的各种LED灯所吸引;二楼还安排了三维立体显示技术,每个实验台前都被好奇的小朋友们围得水泄不通;主办方还安排了3D电影放映,参观者戴上3D眼镜进行欣赏。

 

 

在校史馆,一位来自合肥屯溪路小学四年级的小学生正和妈妈一起参观了解科大的校史。她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二次来科大参观科技活动周了,非常喜欢科大安排的这些科普内容。她妈妈则表达了期望:“希望孩子能够努力学习,以后争取考上科大,成为这些志愿者中的一员。”

 

西区核科学技术科普点在上午9点不到就迎来了第一批参观者。在聚变裂变混合堆模型前,志愿者详细介绍了装置的特点和反应原理。此外,核科学技术学院还通过图片展的形式详细介绍了什么是核聚变,什么是核裂变以及在生活中如何做好辐射防护。在生活中常见的辐射量演示展台前,不断地有家长带着孩子在正在工作的微波炉前测量辐射量。

 

在生命科学学院科普点,志愿者们教小朋友如何制作叶脉书签。小朋友们在家长的帮助下,用刷子将桂树的叶肉刷干洗净后,再用报纸将叶脉擦干,用红绳穿上后,一片精美的叶脉书签就做成了。据志愿者介绍,桂树树叶都是他们早晨7点现采的,为了让树叶根茎不易断裂,他们还将树叶用稀释的氢氧化钠水煮了八分钟。“主要是想让小朋友们体验动手的过程,制作过程中的乐趣远比结果更重要。”

 

 

据生命科学学院志愿者王源介绍,今年生命科学学院共开放了听觉实验室、认知心理学实验室、神经发育与损伤修复实验室、视觉研究实验室、鸟类生态学实验室等九个科研实验室。同时,还开放了细胞分析仪器、高分辨率脑电仪等四个公共实验仪器平台。此外,还开展了国际遗传工程的机器设计竞赛团队展示、生命科学墙报展和科普宣传片与科普讲座。在生命科学学院二楼开放的显微摄影展展厅内,科学性和艺术性并存的显微摄影作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注意,参观者可以现场投票选出自己最心仪的微摄影图片。

 

 

 

在信息技术科普点,参观者排起了长龙。仿人智能机器人闹闹不仅展示了太极拳表演,还跳起了动感十足的街舞,闹闹可爱的外形、娴熟的动作赢得了现场小朋友和家长的阵阵掌声。表演结束后,小朋友们纷纷与机器人合影留念。

 

 

 

 

在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沿途设立的二级铁、高频腔、高功率调速管等实物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今年,同步辐射实验室还设立了图片展和模型展,详细描述了什么是同步辐射、同步辐射的应用,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的发展历程及优秀成果,国际同步辐射光源及我国大科学装置的介绍等。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水炮灭火和火旋风大型试验最吸引眼球。火旋风试验每小时进行一次,操作人员首先点燃试验塔里的火苗,火苗很快呈螺旋状迅速升腾,火越烧越旺,旋转愈加明显,直到燃料耗尽。在水炮灭火演示中,工作人员将地上的火盆点燃,熊熊烈焰顿时腾起,安装在大厅墙壁上的感应器就开始自动探测,当迅速锁定着火点后,水炮就立即喷出一道弧形的水柱,将火盆浇灭。精准的定位、快速的灭火过程,让观众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还推出了大型科技展板、火灾警示宣传科教片、互动游戏等,以丰富的形式向公众普及有关火灾安全的知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来自海原兴仁中学、海原二中、海原三中、海原县西安中学的28位中学生,在老师和支教队员的带领下,远道而来参观我校科技活动周。海原兴仁中学的黄校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海原的同学们来自西部边远的地区,今天能够走进中国科大这样的著名学府,开阔了他们的眼界,是他们难忘的人生经历。科大的科技活动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在这里受到了很好的科普教育。我们这几所中学与科大的师生有着深厚的感情,同学们今天的经历会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争取能考进科大深造。”

 

活动期间,活跃在各个科普点的志愿者给广大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耐心的指引、详尽的讲解、热情的服务、温暖的微笑……志愿者们博得了人们的交口称赞。

 

本届科技活动周由校科技处牵头,全校十几个学院和部门通力合作,在现场布置、志愿者服务、安全保障、突发情况的应急等方面进行了精密部署,确保本届科技活动周顺利举办。

 

(新闻中心报道)

  • 08.26
  • 08.26
  • 08.26
  • 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