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是首批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为了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点线对接”,6月7日上午,由合肥市文联、市民协主办、中国科大团委、包河区委宣传部协办的“合肥市非遗民间手工绝活进社区、进校园公益性活动”启动仪式在科大东区活动中心广场举行,作为第八个“文化遗产日”期间非遗宣传的重头戏,这一活动拉开了合肥市系列活动的序幕。我校党委副书记鹿明、合肥市政协副主席金其武、安徽省文联副主席、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张甦等出席了启动仪式。仪式由合肥市文联党组成员、合肥市文联副主席刘晓明主持。
启动仪式上,包河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海霞与合肥市文联党组书记陈飚讲话,高度肯定了合肥市民间手工绝活进社区、进校园公益活动的意义。随后与会领导共同启动了开幕水晶球。
整个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广场上各个展位前人头攒动,围满了倾心非遗、痴迷传统文化的科大师生,他们纷纷挤在展位前,争相目睹民间艺人们现场制作的精湛手艺。这次活动共安排了近20个非遗项目、30余名传承人的参与,其中包括纸笺加工、火笔画、葫芦烙画、吴山铁字、剪纸、面塑、泥塑、船模、木雕、皮影、陶艺、蛋雕、核雕、面具、羽毛扇等。
在民乐队优美的伴奏声中,艺人们在展台前演示各自的非遗绝活。几位木雕工艺大师在现场精心雕琢山水挂屏等作品;在火笔画传人刘凯的电烙笔下,寥寥几笔,一只栩栩如生的虾子便跃然宣纸上;“庐州船王”吴培的展位前,古今中外的船模吸引来众多好奇的目光;一捧黄泥在号称“野老”的李宏亮的手里,转眼就捏成一件镂空的陶艺作品;程琪的泥塑人物个个憨态可掬,朱山中的剪纸明显地融会了现代的表现手法;“纸笺加工”作为我市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不仅展示其珍贵的各色洒金粉笺,还现场演示宣纸再加工这一古老的传统手工绝技。
作为中国的名牌大学,科大有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活动现场,科大的专家、教授和这些学习理工的学子们亲眼见到神奇的手工技艺,个个赞不绝口,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精湛的全靠手工打造的绝活仍然具有无穷的魅力。如何用科技的手段让“非遗”艺术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宣传和传承,许多观者在思考。大家纷纷表示,今后要多举办此类的公益性活动,要采取高科技手段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习民族的传统技艺。
启动仪式之后,市文联还将在全市各个社区及多所大学校园安排多场非遗民间手工绝活进校园、进社区公益性活动,与广大市民和学生面对面,通过现场演示、现场授徒等多种方式,让基层群众亲手触摸精湛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近距离感受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魅力。
(校党政办、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