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在微尺度国家实验室东三报告厅召开2013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大会。学院执行院长杨金龙教授、分党委书记葛学武教授、副院长汪志勇教授、院长助理刘世勇教授、中组部“中科院人才计划”入选者陆亚林教授、中组部“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曾杰教授、各系党总支书记、系主任和学院2013级全体研究生5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分党委书记葛学武教授主持。
刘世勇教授就学院基本情况及研究生培养情况向新生作了精彩报告,重点介绍了学院发展历史、导师队伍、科研平台、科研团队、重点学科、人才培养、科研论文发表、合作与交流、研究生毕业去向、杰出校友等情况,以帮助新生尽快熟悉和了解学院情况,鼓励大家积极调整状态投入到新的科研工作中。
陆亚林教授为同学们作了题为“如何做科研”的精彩报告。他结合自身经历,从科研方向和课题选择、信息收集和阅读文献、科研思路和实验设计、证据收集和结果分析及归纳总结五个方面生动详细地介绍了如何做好科研的思路和步骤,并强调做好科研应具备六大基本素质,即认真的工作态度、变通的学习能力、深入的思考能力、灵活的动手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和乐观坚强的人生态度。
汪志勇教授向入学新生作了实验室安全问题的常识普及讲座。他结合自己课题组和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的安全管理经验及易发生的实验室安全事故,从化学试剂的使用安全、常规仪器的安全使用、操作过程注意事项、用电安全、天然气的安全使用、高压设备的安全使用、玻璃仪器的正确使用、废弃物处理和防护用具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他告诫大家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时刻把实验安全放在心中。
曾杰教授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分享了自己对研究生学术创新的认识和感悟。他提醒新生要树立端正的科研观念,指出研究生不再单纯是学生,更应该是科研工作者。针对科研中的具体工作,他从选题、开题、攻关和升华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向新生提出三点忠告:一、学术绝非闭门造车,人脉关系尤其重要,要学会与人交流和合作;二、要有好的心态,即使成绩不好,却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要多与大师进行交流;三、团队力量大于个人,要融入大团队合作、开展小团队协作。

最后,执行院长杨金龙做总结讲话。他指出,今年新入学的研究生中,有近半数是来自于各科研院所、兄弟院校的代培生。学校对不同类别的研究生有不同的培养要求和标准,提醒大家切实了解各自研究生学习阶段的目标和任务。他再次强调了安全实验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实验中将化学药品和试剂分类处理,既保护好自己也维护好大家共同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最后,他希望大家珍惜各自的研究生生涯,积极规划各自的人生,不断充电,为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创造更多的选择。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