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新闻博览

2013年12月12日
罗毅教授为我校师生精彩解读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

12月10日是每年诺贝尔奖颁奖的日子。为向我校学生普及诺贝尔奖的相关知识,使我校学生对诺贝尔奖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12月10日晚,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精心组织安排了一场生动的诺贝尔奖解读报告会,特别邀请中组部“中科院人才计划”罗毅教授为同学们讲述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故事与贡献。报告会由执行院长杨金龙教授主持。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同时授予了美国的Martin Karplus、Michael Levitt和Arieh Warshel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开发多尺度复杂化学系统模型方面所做的贡献”。罗毅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这三位获奖者的出生背景和科研经历,分享了他们生活中的趣闻和故事,并特别解读了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贡献和意义。报告会上,罗毅教授还向同学们介绍了诺贝尔奖的历史来由和评奖过程,并帮助同学们澄清了对诺贝尔奖的部分认识误区。

 

 

罗毅教授幽默诙谐的解读与分享赢得现场师生笑声不断,激发了同学们对诺贝尔获奖者和奖项本身更多的好奇和兴趣,现场不少同学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一一向罗毅教授请教,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1968年增设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前一年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罗毅教授,现任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物理系执行主任、化学物理系和合肥微尺度科学国家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1月入选首批中组部"中科院人才计划"。1996年5月在瑞典林雪平大学获计算物理博士学位,先后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物理系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理论化学系分别担任任助理教授和教授。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08.26
  • 08.26
  • 08.25
  • 08.24